第(2/3)页 但红契就不同了,那是官府在做担保,出了问题,那就是再打官方的脸,甭管这个官员是不是贪官,轻则直接打压,重则直接抄家、想办法弄死。 一是关系到当地的税收,算是政绩中重要的一环; 二是破坏了当地的营商环境,没有商人敢来,自己还怎么收好处? 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签订红契,原因有三点,一是避税,红契需缴契税,从交易额中三十抽一,甚至十抽一,这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。 二是白契无需官府介入,立约更快。 红契则需去官府领取单契或合同契,第二步将契约提交州县衙门,由户房书吏审核条款是否合法,第三步缴税、加盖官印,副本存档。 第四步官府发放契尾(完税凭证),粘贴于契约末尾。 整个过程不算麻烦,但衙役、书吏常索要润笔费、挂号费等,拖上三五日、十来天都是正常的。 所以大多数都是选择白契,企图以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来完成商事行为。 “张掌柜的,契约的事儿我们会着重考虑,重新修订大明律的户律,甚至专门修订一部用于商事的商律,但此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,我们也要权衡。” 一直没有出声的毕自严突然出声了,对契约的事儿表示认可。 商事之间的契约可不仅仅是契约这么简单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诚信问题,而诚信不仅仅是商事,更是做人的根本。 是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,也是个人立身处世、交友和心灵安慰的基础,针对的是所有人。 律令只能规范商人,诚信却是能规范所有人,这是华夏百姓道德上的一大提升,能不能以商事带动整个大明百姓的规范,这一点很重要。 “尚书大人说的对,诚信是做人之本,守信是立业之基,我们要慎重,不过也无需太担心。 如今吏治清明,商事全速发展,哪怕是白契也没有几个商人敢违背,敢违背的必将失去竞争的机会,一顿饱和顿顿饱总能分清楚了。 况且只要违背了,官府还是能介入了,果断判赔,加以震慑!” 曾献接过了毕自严的话,又看向了张子兴:“张掌柜的,另外一个问题,集体发展除了抱团取暖外掌握议价权外,更是要提高制造的效率,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