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0章 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“第四,集体经济的作用是让百姓拥有议价权和提高效率,这就意味着商人们会少赚很多,我估摸着……至少三成左右。

      商人的本质是唯利是图,集体经济从长远看是对整个商事的发展是有利,

      但在短期看是损害了商人的利益的,那么商人们为什么要投入呢?

      反正都是商人出银子,那为什么商人不会自己投入建工坊,招募百姓来替自己做事?

      所以,无论是哪一种,注定是与百姓的利益是冲突的。”

      说到这里之后,众人皆是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  商人给百姓投入帮助百姓赚银子的同时又增加自己的竞争,凭心而论,换作是他们自己,他们绝对做不到这种的,谁会嫌银子多的?

      他们之前的讨论是陷入了承建官道和码头等事情上去了,忽略了承建官道是利国利民利己,而集体经济则是利国利百姓损自己。

      或许有这种商人,诸如席端攀等人,但大明之中绝对不会超过两手之数的。

      难道要朝廷出银子?

      一个村镇的集体经济,少则一万两,多则三五万两都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  这点银子对大明如今的国库来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。

      可大明何其大,一个县办一个,平均按两万两算,那都得四千万两以上。

      当然了,若是四千万两能将集体经济办起来,这笔银子朝廷也能拿出来,反正都是在市场中流通了。

      可问题是不现实,一个县少则三五万人,多则十几二十万人,老人孩子去掉一半,妇女再出去一半,按平均十万人人算,那也还剩下五万人。

      别说一个集体经济,就算是十个二十个都不够的。

      如此又引发了另外三个问题,一是都在搞集体经济,耕地谁来种?老人和妇女吗?

      商事是繁荣了,可国之根本的农业怎么办?

      一个大天灾下来,就容易出大问题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